步行10分钟服务面积占比由63.9%提升至68.2%,绕行地块面积占比由28.6%下降至24.8%;步行10分钟的服务人口达376.1万,从站点周边前往轨道站的步行时间将有效缩短;参照轨道站周边人口现状出行方式,预计受益人口共节约时间约2.4万小时/日。
2023年市住建委将全力推进项目后续建设,市住房城乡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。加快构建轨道站点周边便捷、舒适、高效的绿色慢行体系,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、多样性、个性化的出行需求。
近年来重庆持续推进“中心城区轨道站步行便捷性提升”计划从2021年起,作为重点民生实事之一。重庆电梯加装用3年时间,针对因建设难度大、用地条件差而无法和轨道同步实施的60个轨道站点进行步行便捷性提升。
截至目前,市住房城乡建委消息。中心城区已开工建设45个轨道站点步行便捷性提升项目,37个提升项目已经完工投用,为市民出行带来了实打实的便捷。
预计轨道站800米范围内,项目建成后。步行10分钟服务面积占比由63.9%提升至68.2%,绕行地块面积占比由28.6%下降至24.8%;步行10分钟的服务人口达376.1万,从站点周边前往轨道站的步行时间将有效缩短;参照轨道站周边人口现状出行方式,预计受益人口共节约时间约2.4万小时/日。
连续两年被纳入市级重点民生实事
重庆启动中心城区路网更新和停车治理专题年行动,今年。全面实施中心城区路网更新工程。

便是完善提升慢行设施品质,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。通过结合轨道交通站点步行便捷性提升与提质增效工作,持续强化轨道交通站点与城市道路附属设施的步行连接,有条件的轨道交通站点增加人行立体过街设施。
连续两年被纳入市级重点民生实事。据市住房城乡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,中心城区轨道站点步行便捷性提升工程。根据《中心城区轨道站步行便捷性提升实施方案》2021年提升30个轨道站点,2022年提升15个轨道站点,2023年提升15个轨道站点,今年已提前完成开工15个的年度目标任务。
市住房城乡建委将轨道站点步行便捷性提升与人的需求、现状地形地貌、周边自然景观等要素进行统筹考虑,提升工程开展以来。着力构建以人为本、彰显特色、传承文化、舒适便捷的高品质绿色出行体系。
辐射各轨道站周边居住、商业、医院、学校等各区域,轨道站步行便捷性提升以已开通运营的轨道站点为中心。重点优化站点周边的步行条件,通过打通未贯通步道,修缮破损步道,新增人行道、立体过街设施,增设电梯等措施,加强轨道站与公交站点及周边居住区的步行联系。
打造“10分钟便民出行圈”
南岸区轨道铜元局站苏家坝步道正式建成对外开放。站在步道的悬空观景平台上,今年6月。苏家坝立交、菜园坝长江大桥、对岸渝中半岛的风光一览无遗。
轨道铜元局站苏家坝步道 市住房城乡建委供图
并增设7部电扶梯,轨道铜元局站苏家坝步道通过新建1条300米的上山步道和1座人行天桥。形成了600米的上山步道系统,融侨片区7个小区、近4万人步行至铜元局站的时间,从25分钟以上缩短至10分钟左右。
通过新建天陈路南北段和天陈路2号、7号天桥,轨道沙坪坝站。缩短周边小区与轨道站步行距离,沙坪公园周边小区至轨道站步行时间从18分钟缩短至6分钟。
建设市民休闲广场和公园,轨道上新街站利用内环立交匝道桥下防护绿地空间。不仅拓宽既有步道,还增加排水、照明、指示标志等设施,改善提升沿途步行环境。